「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于軒個展
2023.5.6 - 2023.9.3 | 毓繡美術館1-2樓
展覽簡介
文 / 莊偉慈 (本展學術研究)
這是一個長達十年以上的幻境建構工程。
從2012年的「溫室計畫」、2013年的「溫室風景」、2018年的「溫室擬態」到2023年的「溫室地境」,于軒以「克萊因.赫茲」系列為名,緩慢地建造、還原一個存在於遙遠未來的虛構場景。在這個場景中,承載著人類擁抱科技樂觀主義(Technological Optimism)下而創生的未來社會,藉由于軒極度逼真的繪畫再現,觀者被置入一個恍若科幻電影的場所,那是克萊因.赫茲博士的實驗室,一個結合機械、生化與人工智慧讓人類得以重生的現場。
于軒以雕塑、翻模、電路等加工技術,並結合極為擬真的繪畫而構成的虛構裝置,向來擅長捕捉生命消失的殘缺美感,以及面向傾頹的蕭瑟氛圍。在精細擬真的筆觸下,無論是溫室儀器上的灰塵或鐵鏽,或是即將破繭而出的生命體,時間緩慢經過或瞬間凍結的痕跡,一直得見在其作品中。在「克萊因.赫茲」和「溫室風景」系列作,于軒的繪畫以不著痕跡、輕柔爬行在物件表面的姿態,召喚出如真實般的幻見(fantasy)。無論是如科幻小說或電影的景觀,或是指涉近未來世界的荒漠,他的繪畫承接超級寫實主義(Hyperrealism)對實物的忠實再現,以及充滿創造力、對科幻的各種想像,引領觀眾進入一段既真實又虛幻的場域。
本次個展,于軒以其精湛的、極度欺眼的繪畫技巧,重現克萊因.赫茲的實驗室。在殘破且帶有末日氣息的現場,藝術家揭示了未來之虛幻飄渺與不可觸及,預言尚未到來的已成過去。正如同展名中的 「α」(alpha)具有起始的意涵,以此和象徵終結的「Ω 」(omega)相對照,流轉循環,為時間的本質與最終意涵。
藝術家簡介
于軒
1984年出生,現創作與生活於台北。2002年畢業於復興商工美工科,在學期間(2001)即獲得第七屆日本高校國際藝術美術獎入賞。
于軒歷年來的作品,以雕塑、翻模、電路等加工技術,並結合極為擬真的繪畫而構成的虛構裝置,創造出一個個迷人而又科幻的未來場景。他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日常生活中常見的景觀——特別是殘破的牆壁,凋零的花朵、壞損的工業機具等。這些不起眼、被認為是不具存在意義的景觀,在現實中多半代表著的是即將逝去的風景。不過經由于軒的個人美感經驗,這些景觀被重新以藝術創作的形式賦予新的意義。在他的創作中,生命或物件從原本腐朽殘缺的狀態重生,展現出美的姿態,它們不僅獲得新的生命,原本已經逝去的時間也彷彿被凍結起來,創造出瞬間即永恆的意象。
在過去幾年間,于軒陸續舉辦多個個展,包括2018年「克萊因.赫茲─溫室擬態」、2016年「克萊因.赫茲─溫室計畫」、2012年「溫室計畫」。重要聯展經歷包含2022年「蓋婭:基因、演算、智能設計與自動機_幻我;它境」(台北當代藝術館)、2016年「一座島嶼的可能性–2016台灣美術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2016年「存在的情境─東亞當代寫實藝術展」(毓繡美術館)等。他在2018年以《克萊因‧赫茲-不存在的實驗》獲臺北美術獎優選。
攝影:呂國瑋
學術研究 / 莊偉慈
策展人、藝評人、前《藝術家》雜誌總編輯。
莊偉慈曾在網路媒體尚未普及前從事新聞工作,於《台灣日報》、《中國時報》(娛樂周報)撰寫樂評與音樂文化評論。其後綜合新聞訓練與對藝術的評析專業,投入藝文新聞報導與藝術評論工作,過去數年來陸續為台灣當代藝術家撰寫創作評論,曾在《藝術家》雜誌開設專欄「聚焦當代」、「當代藝術現象」,現為「藝點觀察」專欄作者。在媒體工作期間,對於國際與台灣藝術環境與其生態有諸多觀察,也多次受邀至學校與民間企業舉辦講座。
近年的重心從藝術媒體轉向當代藝術策展。關注領域為藝術觀念及其展演技術的變貌,以及藝術史中的性別議題。近年策劃之展覽有2020年「Re:Play 操/演現場」(「展演現場」策展人)、2021年「勒法利計畫」(入圍第20屆台新藝術獎)、2022年「背陽——情慾伏流及其隱現」(第21屆台新藝術獎第二季提名)、「超限社會」(第21屆台新藝術獎第四季提名)等。
展品照片
影片欣賞
「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展覽影片
「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展覽影片相關活動
相關報導
2023年05月20日
Tatler│毓繡美術館年度最具「末日感」雙展亮相
2023年05月17日
500輯│毓繡美術館《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日常中止》雙展:台日港菲藝術家之作,辯證時間與生命終始
2023年05月06日
非池中│毓繡美術館-從虛構到幻見—于軒個展「克萊因.赫茲 α 溫室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