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講堂】重新創造自己的風景(線上講座)

 

時間

2021/12/25(六)14:00-16:00
 

地點

毓繡美術館官方粉絲頁
 

費用

免費參加
 

適合對象

對當期展覽想進一步認識、瞭解邱承宏、李若玫和楊季涓的創作

 

簡介內容

 

藝術家如何透過不同的材料屬性來重新創造自己的風景?風景又意味著什麼?觀看可能不代表什麼,有所察覺感應,才是真實的,也才是每個人心裡真正接收到的影像。

 

我們眼中的風景,大多時候總是和許多複雜原因攪拌在一起,除了個人的經驗記憶,科技演進、時代氛圍等諸如此類的大環境要素,也逐漸形成我們的視像與感知。那麼這些影像的時間、空間,又是如何被生成?而之中出現的模糊意識、不太明確,或許正是我們真正需要去探究的。

 

展覽座談,除了參展藝術家邱承宏、李若玫和楊季涓,我們也邀請到(斜槓很多)現任教於南藝大的策展人許遠達以及藝術家許家維,一起來聊聊創作和生活。

注意事項
-本館保留一切活動變更權。

 

報名方式

 

於講座時間點選毓繡美術館官方粉絲頁觀看直播

費用 : 免費參加

 

講座參與者介紹

 



與談人/許遠達

1973年生於台灣宜蘭,目前生活工作於台灣台南,現為國立臺南藝術大學藝術史學系助理教授、絕對藝力榮譽團長。

 

於1996年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公共行政系,2004年畢業於國立台南藝術學院(今國立台南藝術大學)藝術史與藝術評論研究所評論組,2015年以論文《記憶與認同---郎靜山與陳順築攝影作品中的鄉愁比較與分析》獲美國德州州立理工大學藝術跨領域博班美術博士學位。


與談人/許家維

1983出生於台灣台中,目前生活與工作於台灣台北。 於2016畢業於法國國立當代藝術工作室,在藝術的實踐方式上,特別著力於影像創作背後的行動性,並透過建立鏡頭以外的事件,連結正規歷史描述所未及的人、物質與地方的關係。 他也與一群藝術家共同經營在台北的藝術空間:打開-當代藝術工作站;同時具有策展、創作、論述、跨領域交流,以及藝術教育推廣多功能之組織,持續地致力於當代藝術中的每一種創造溝通的可能。



藝術家/李若玫

1985年生於台北,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美術學系碩士班,目前生活、工作於台北。2015年於澳洲雪梨的駐村經驗,是李若玫往後自然探索及研究的開端,這段時期藝術家以尤加利樹為對象,自此構建出微觀自然、結合文本、描摹、重塑等創作方法。


藝術家/楊季涓

1985年生於台北,畢業於法國國立巴黎高等藝術學院,現居住、工作於台北。楊季涓將記憶做為知識來源與媒介,探索人們、地方、物件、事件之間的種種關係,賦予物質或非物質的形式來載動其感性和敘事表達。她經常採用說故事的方式在她的雕塑或空間裝置裡,創造出一種溫暖質地的時間量體、一個輕巧的入口,穿透展開在生活、家庭、政治、都市環境、文化肌理等各種向度的問題。


藝術家/邱承宏

1983年生於花蓮,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目前生活及工作於花蓮。邱承宏創作多以裝置、雕塑的方式呈現,像是進行一場考古探險,善於挖掘生存時空曾經存在的身影與軌跡,並透過抽象的手法,重新演繹那些被合理化及設計過的邏輯規則,將它們生動地重塑,藉此發展出一套巨大的記憶修補術。

詩性維度 回顧

詩性維度

2021/06/26 - 2021/12/26

毓繡美術館展覽館 1樓 - 3樓

詩性維度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