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術課在美術館】第72堂課

111年11月25日 南投縣信義鄉信義國中

本場次的參訪同學來自信義國中 ,除了欣賞作品的導覽外,也更進一步讓他們在學習單的寫作與美術課嘗試摸索「無明」的概念。
無明一詞抽象的來說是不明白、不清明,若轉為具象的思考又要如何談論呢?我們決定讓大家直接動手試看看吧!
由過往展覽合作藝術家-#廖震平 帶來的美術課「風景拼圖」,將原始圖像切割成數個小方格拼圖,讓同學隨機挑選並臨摹繪畫每個小拼圖,最終大家一起逐步拼成一張大風景。
「在動手之前,猶豫了嗎?顏色、比例正確嗎?我所想像的跟最後的成果符合嗎?怎麼這邊反過來也可以!」
把「探索無明」具現遊戲化,過程中挑戰、比對、釐清與重組,某個程度也跟這次的展出藝術家一樣,
藉由創作形式梳理看得見與看不見的風景,再模糊一點真實與想望的邊界,讓自己在明與不明之中逍遙自在!

 

謝謝贊助人

 

黃金露

精選照片

  • 雖然看著同一片天空,不過每個人對藍天的閱讀都不同;雖然站在同一片草地,可是每個人對綠地的觸摸也不同。

  • 跟著導覽老師一起看展覽

  • 玉玲老師說這個作品藝術家故意使用生鐵, 是為了讓作品在不同的場域條件下,經歷不同的日曬風吹雨打,形成他自己生命的樣貌。

  • 過了12歲以後真的變得很害羞,非常考驗導覽老師的主持功力!

  • 藝術家孫培懋的陶作真的是美術課的人氣王,每個人都對異世界有著深深的凝望

  • 從照片轉到繪畫,每個人對角度、顏色、比例的感知與應用都不同

  • 藝術家老師廖震平讓同學自由選擇水彩、蠟筆與色鉛筆來繪畫, 再藉由每個小拼圖繪畫介紹不同畫材質感的不同。

  • 一面拚一面笑,有夠好玩~

  • 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感覺真不錯~

  • 偷偷跟你們說,這組差點拼不出來 (笑)

  •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同學們露出依依不捨的表情,因為回去學校還要上數學課 ~

  • 雖然看著同一片天空,不過每個人對藍天的閱讀都不同;雖然站在同一片草地,可是每個人對綠地的觸摸也不同。
  • 跟著導覽老師一起看展覽
  • 玉玲老師說這個作品藝術家故意使用生鐵, 是為了讓作品在不同的場域條件下,經歷不同的日曬風吹雨打,形成他自己生命的樣貌。
  • 過了12歲以後真的變得很害羞,非常考驗導覽老師的主持功力!
  • 藝術家孫培懋的陶作真的是美術課的人氣王,每個人都對異世界有著深深的凝望
  • 從照片轉到繪畫,每個人對角度、顏色、比例的感知與應用都不同
  • 藝術家老師廖震平讓同學自由選擇水彩、蠟筆與色鉛筆來繪畫, 再藉由每個小拼圖繪畫介紹不同畫材質感的不同。
  • 一面拚一面笑,有夠好玩~
  • 一起完成一件事情的感覺真不錯~
  • 偷偷跟你們說,這組差點拼不出來 (笑)
  •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特別快,同學們露出依依不捨的表情,因為回去學校還要上數學課 ~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