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美術課在美術館】第4堂課

2016年11月10日 南投縣內湖國小

這是一堂全校師生的美術課。

南投縣內湖國小32位小朋友和8位老師,一起來到毓繡美術館上一堂混齡美術課。
負責美術課程的李老師很用心,事先到館參觀,規劃這堂以戶外雕塑作品《含羞的等候》為發想依據,引導小朋友們創造出不同造型的美術作品。
小朋友們在美術館完成作品的平面設計後,會繼續在學校的美術課中,使用紙漿或陶土等材料,製作成立體作品。
恰巧前兩天收到毓繡美術館榮獲2016台灣建築獎首獎的消息,我們也在這堂課中加入美術館建築導覽,從大門口開始帶領小朋友們認識「一阻、二引、三通」的建築理念,感受慢慢走進美術館主展館歷程中的空間和光影變化,體驗這個充滿詩意的空間。
謝謝「我的美術課在美術館」第四堂課贊助人—台中市北區扶輪社,因為您的贊助,讓南投縣內湖國小全校40位師生,可以來到毓繡美術館上一堂結合建築的美術課。

 

謝謝贊助人

 

台中市北區扶輪社

精選照片

  • 《含羞的等候》32種發想創作

  • 全校一到六年級32名學生,在美術館上混齡上美術課

  • 不同年級的同學們分享著各自的想法

  • 帶領小朋友走過半戶外的廊道,體驗建築與大自然在視覺比例上的變化

  • 美術館推廣教育人員介紹藝術家黃品彤的藝術家作《含羞的等候》

  • 因為下雨草地潮濕,移師文創商店前的空地開始平面草圖自己的雕塑作品

  • 具有美術專業的代課老師仔細地聆聽小朋友的分享,再給予進一步的創作引導。

  • 整個美術館都是我們的美術教室

  • 《含羞的等候》32種發想創作
  • 全校一到六年級32名學生,在美術館上混齡上美術課
  • 不同年級的同學們分享著各自的想法
  • 帶領小朋友走過半戶外的廊道,體驗建築與大自然在視覺比例上的變化
  • 美術館推廣教育人員介紹藝術家黃品彤的藝術家作《含羞的等候》
  • 因為下雨草地潮濕,移師文創商店前的空地開始平面草圖自己的雕塑作品
  • 具有美術專業的代課老師仔細地聆聽小朋友的分享,再給予進一步的創作引導。
  • 整個美術館都是我們的美術教室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