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文講堂】敘事與形式—「張未、楊北辰談當代寫實雕刻」

時間
地點
費用
適合對象
簡介內容
雕塑為一種以立體形式為基礎的藝術呈現方式,透過作品造形的形式變化,作品與空間相互關係的演變,作為其藝術發展進程的模式。其中,寫實雕塑以逼真的造形寫實性,透過作品肌理、尺寸、媒材之間的轉化產生作品與對象物之間的關聯與差異,型塑寫實雕塑特有的敘事性與當代性。
本座談將由「沉靜蒼茫」的策展人張未與參展藝術家楊北辰出席與談,從華人當代寫實雕塑的發展近況切入,綜觀比較中西方當代寫實雕刻的發展面貌,一探對於寫實雕塑如何在古典手法、當代語境的脈絡樹立其獨樹一格的創作歷程。
報名方式
報名連結 ( 點選進入網址,額滿為止 )
1.請填寫下方報名表後,於3日內匯款至指定帳戶,逾期未匯款視同放棄報名!
2.匯款後請來信 [email protected] 或電話 049-2572999#212 告知以下資訊:
(1) 匯款日期
(2) 帳號後五碼
(3) 如使用無摺存款,請提供存款人姓名
3.確認資料無誤後會寄發確認Email【主旨:敘事與形式—「張未、楊北辰談當代寫實雕刻」:報名成功】。
匯款帳號
銀行:新光銀行 永安分行(銀行代碼103)
帳號:0949-50-0179191
戶名:葉毓繡
與談人介紹
楊北辰 /
華人當代寫實雕刻領域的代表性藝術家,目前為中國四川美術學院雕塑系專任副教授。楊北辰擅長以精細的技巧及繁複的上色手法來創造視覺上真偽難辨的超級寫實木雕作品。其大多數的創作題材乃取自於自身或他人日常生活中的平凡物件,並透過極度緩慢的復刻再現,側寫或記錄該物件背後的人物故事及生活記憶。
楊北辰長久對雕刻技法、木頭材質與用色的鑽研與浸淫,養成了驚人的寫實雕刻能力。加上對生活與生命的感情,超越了媒材和技法,作品中的時光與記憶之質地、以古典手法來表達當代語境的進路,讓 「舊」成為一種境界上的新,也使其創作具有強大感染力,雅俗共賞,皆能睹物思人。而其對於「寫實」意涵、層次的反覆思索,則使他的作品跳脫了傳統木雕,造就了特殊的當代性。
除《我的幸福糕餅鋪》外,另著有《百年糕餅風華再現》、《台灣老字號》等書。
張未 /
策展人、知名藝術評論家、藝術哲學學者,策展策劃理論博士、法國當代哲學碩士,國際藝術評論協會會員。在鳳凰藝術與各大藝術媒體開設的專欄,被譽為當代藝術界最有影響力的專欄之一。主持策劃的上海浦江OCT公共藝術十年計劃,是中國學術持續性最長的的大型公共藝術計劃。
曾參與策劃上海雙年展、威尼斯中國國家館、“漢雅100”香港漢雅軒30週年展等國內外大型藝術展覽的學術理論部分。長期受邀對國際各大雙年展與藝術展覽如威尼斯雙年展、卡塞爾文獻展、伊斯坦布爾雙年展等撰寫國際藝術評論。曾獲得「國際藝術評論獎IAAC」、「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青年策展人獎」。被《尚流TATLER》雜誌評為影響中國未來的「新銳先鋒100人」。曾任中國拍賣協會當代藝術板塊講師,中國裝置藝術論壇學術顧問,中國城市公共藝術展(國際藝術基金項目)顧問。 2018年1月於上海三聯出版社出版的藝術哲學專著《遊戲的本性》,是國內首部擁有完整方法論的遊戲學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