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我去月球

帶我去月球
帶我去月球

2018.09.08 - 2018.12.30 | 毓繡美術館展覽館1-2樓

展覽簡介

走!帶我走,走出空氣汙染的地球。

走!帶我走,走出紛爭喧擾的生活。

因為漫天黑煙,腐蝕掉我的夢,因為征戰殺伐,我就快要沒有朋友,不求軒、不求冕,不為這紅塵所囚。——— 張雨生

 

日晨張開雙眼,匆匆忙忙的即時新聞不斷轟炸著日常,人們活在高壓籠罩的牢籠中,像是一隻隻困在鼠籠中的白鼠盲目奔走,能夠暫時逃離世俗的片刻,僅存於下班等待紅燈轉綠的剎那、仰望星辰的96秒鐘。1992年張雨生創作了一首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帶我去月球》,乍聽輕鬆愉悅、細品詞曲嚐盡當代生活的無奈與嚮往他處的心境。本展由此出發,邀請四位台灣當代藝術家分享他們各自密謀登月的計畫,打造各自逃離地球的虛擬裝置與計劃藍圖。

藝術家簡介


李承亮 ∕ 1986 基隆

藝術家李承亮打造的〈月球太空計畫〉艙體。他藉由完整或不完整的空間裝置,回應他對於社會樣貌的觀察。如此無感與冷漠的環境讓每個人形塑出獨樹一格的單人星系。他在他的單人太空艙中,試圖與外界用最微弱的電波溝通,就算訊號無人接收也不打緊,在這般艙體內,他依然能夠默默操作著、運作著不斷生成與幻滅的夢想。

藝術家李承亮打造的〈月球太空計畫〉艙體。他藉由完整或不完整的空間裝置,回應他對於社會樣貌的觀察。如此無感與冷漠的環境讓每個人形塑出獨樹一格的單人星系。他在他的單人太空艙中,試圖與外界用最微弱的電波溝通,就算訊號無人接收也不打緊,在這般艙體內,他依然能夠默默操作著、運作著不斷生成與幻滅的夢想。



唐唐(唐壽南) ∕ 1966 花蓮

藝術家唐唐的立體陶塑作品保留了鐵鏽斑駁的質地,藉著陶土、釉鐵與溫度的變化,重現鐵件的繡痕、孩童的臉龐及玩具飛行器。細閱唐唐捏製的太空男孩,每位都若有所思地獨自面對即將啟程的太空飛行,無人知曉到底這段旅行會不會榮耀歸來,唯一能夠堅信的─務必盡快展開這趟旅程,踏上未知且充滿挑戰的航行歷險。

1985年復興商工畢業 畢業之後,唐唐在出版社工作,致力於插畫及繪本創作,除了獲得「亞洲繪本原畫雙年展榮譽獎」之外,還舉辦畫廊個展,並參與多次大型國際藝術展覽。2009年起,他更開始突破繪本插畫的框架,以定期參展或主題個展的方式,展現獨立表述的繪畫創作意圖。



曹文瑞 ∕ 1964 台北市

藝術家曹文瑞透過平面世界、細緻打造看似正常卻又不存在的境地,藝術家像是舞台劇的導演,操控著卡通人物(演員)上演著他對於世間萬物的關懷。他慣以第三者的眼光切入現實,挪用卡通人物的視角帶入世間觀察,這般當代藝術中的拼貼手法反而使得觀者被虛實難辨的畫面擺了一道,觀者也需細細咀嚼,才得以撥開迷霧看見「真實」。

1995 美國密蘇里州 Fontbonne University美術碩士 在藝專時期學習水墨畫,畢業後赴美國攻讀藝術碩士,深受西方美學啟發。回國後,他從事藝術行政工作,在玄門藝術中心、袖珍博物館、台灣民間博物館協會與華山文創園區等單位服務,默默推動台灣藝文發展。在下班後,轉換另一個身分,構思自己的藝術創作,最後成為一名藝術家。



賴士超 ∕ 1985 台中

聲響藝術家賴士超對於人類所製造出的3C垃圾感到心慌與不安,因而創作〈尼莫點〉聲音作品。尼莫點(Point Nemo)是以法國小說家儒勒.凡爾納 (Jules Verne)的作品《海底兩萬里》中的角色尼莫船長命名,而Nemo一詞在拉丁文中的意思即為無人。這個位在南極端點毫無生物活動的海域,便成為人類大型垃圾的葬場。當今會被我們丟棄的物件往往並非因故障而被汰之,多半是因為「過時」,大量的3C垃圾遠遠超越了我們的想像。〈尼莫點〉試圖蒐集這些物件殘片,建構成一顆顆虛擬人造衛星,用聽覺踏勘你心中的尼莫點。

耕耘藝術領域多年,喜愛廣泛的藝術文化及各種跨領域合作。聲音創作大多以環境素材、吉他與合成器效果作為主要工具。創作以關注社會政治出發,時而內化自我心靈層面,觀想生命宇宙。

展品照片

  • 李承亮 │ 星球下方沒聲音. 鐵、木、電子材料、油彩 45 × 45 × 116 cm 2014

  • 李承亮 │ 金字塔下水槽.鐵,木,銅,環氧樹脂,油彩 40 × 40 × 100 cm 2014

  • 曹文瑞 │ 觀望千次 不若親走一回.油彩麻布 72.5 x 53 cm 2017

  • 曹文瑞 │ 過程.油彩麻布116.5 x 72.5 cm 2015

  • 曹文瑞 │ 慾望的漩渦I .油彩麻布 100 x 100 cm 2011

  • 曹文瑞 │ 願望之旅.油彩麻布 53 x 53 cm 2011

  • 唐唐 │ 屋頂上的少年.陶土、釉 31.5 x 18 x 11.5 cm 2015

  • 唐唐 │ 少年頭像.陶土、釉、壓克力顏料 15 x 18 x 31 cm 2015

  • 2018.09.08 開幕活動.藝術家導覽

  • 藝術家 李承亮

  • 藝術家 賴士超

  • 藝術家 唐唐

  • 藝術家 曹文瑞

  • 2018.09.07 記者會

  • 李承亮 │ 星球下方沒聲音. 鐵、木、電子材料、油彩 45 × 45 × 116 cm 2014
  • 李承亮 │ 金字塔下水槽.鐵,木,銅,環氧樹脂,油彩 40 × 40 × 100 cm 2014
  • 曹文瑞 │ 觀望千次 不若親走一回.油彩麻布 72.5 x 53 cm 2017
  • 曹文瑞 │ 過程.油彩麻布116.5 x 72.5 cm 2015
  • 曹文瑞 │ 慾望的漩渦I .油彩麻布 100 x 100 cm 2011
  • 曹文瑞 │ 願望之旅.油彩麻布 53 x 53 cm 2011
  • 唐唐 │ 屋頂上的少年.陶土、釉 31.5 x 18 x 11.5 cm 2015
  • 唐唐 │ 少年頭像.陶土、釉、壓克力顏料 15 x 18 x 31 cm 2015
  • 2018.09.08 開幕活動.藝術家導覽
  • 藝術家 李承亮
  • 藝術家 賴士超
  • 藝術家 唐唐
  • 藝術家 曹文瑞
  • 2018.09.07 記者會

相關報導

2018年9月7日

2018年9月7日

中時電子報│毓繡美術館帶我去月球特展 凸顯當代人自囚3C的疏離

2018年9月7日
2018年9月7日

2018年9月7日

自由時報│技法失傳500年蛋彩畫 毓繡美術館可貼近看

2018年9月7日
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8日

蘋果即時│毓繡美館領遊客漫步星際 重現消失逾500年蛋彩技法

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8日

2018年9月8日

中央通訊社│帶我去月球 藝術家打造逃離地球藍圖

2018年9月8日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