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風景—城市就是裝置藝術

人造風景—城市就是裝置藝術
人造風景—城市就是裝置藝術

2022.01.08 - 2022.05.29 | 毓繡美術館1- 3樓

展覽簡介

文/策展人陳貺怡

 

「人造風景」的「人造」二字,指的既是當代風景中相對於自然的人工元素:建築物、基層建設、道路、公園、娛樂設施、人工照明等等;也是當代藝術家認知這個世界的途徑,並從而「創造」出來的風景。「創造」這個詞暗示著藝術家並不是對自然環境獵奇,然後「揭露」一個人跡罕至的景點。而是透過「旅行」從零開始的建構一個風景。美國地景藝術家羅伯特.史密森(Robert Smithson)曾言:「在(…)實際的地點和非地點(地點的再現)之間存在一個具有隱喻意義的空間。在這個空間中『旅行』可能就是一個巨大的隱喻。」如此意義下的旅行自然都是一種創造;而每一次的創造也都牽涉到各種人文與自然的元素,因為當代城市正是由上述構面互相角力而成的一個大型裝置,使人們深陷其中。特別當今日世界風景的影像不斷被生產,被上傳至網路世界時,生活於「眼球世代」的藝術家們將如何認知與再現這個世界?

 

本展邀集四位藝術家:廖震平、林彥瑋、高冠羣、蔡孟閶。他們皆出生於1980、90年代,成長於台灣地貌與社會變動最劇烈的90年代。他們在各自的創作中持續關注城市風景與其再現,頻繁的以實體或虛擬的方式旅行於隱喻空間裡。他們都擅長引發城市功能性與實用性空間之美感,不論是視覺的、造形的、殊異的、詭態的、荒誕的或奇幻的。他們也都對生活環境投以獨特的目光,不論是激進或懷舊的、政治或文化的、感性或知性的、微觀或巨觀的。透過攝影與繪畫的協作,他們創造了屬於這個時代的「人造風景」。

藝術家簡介

 




廖震平

1982年生於台灣新北市,2010年畢業於國立台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碩士班,2013至2020年曾旅居日本橫濱,現居住與工作於新北板橋。展覽經歷涵括香港、日本、韓國等地。

廖震平的作品瀰漫著一種抽象性,他刻意的突顯風景中異於大自然有機形體的幾何形體,因此也就不可避免地選取了雪地或公園裡的遊樂設施、森林中的旗幟、河流邊緣的疏洪道、高架橋、電線等人工建物,而他獨特的技巧更表現在夜景的人工照明。他以「純視覺性」(visualité pure)打開了「具有隱喻意義的空間」,使作品產生了兩極化的詮釋方式:一方面是千篇一律的後工業社會景致,另一方面對熟悉的地點產生的某種「殊異感受」(uncanny)。

本展除了展出他早期創作的台灣城市地貌之外,也展出一系列2019至2021年的新作,以他在日本駐村時租借工作室的黃金町為題材的「風景」,包括工作室裡的靜物與室內環境。黃金町原本是一條在高架橋下的風化街,非法賣春行業聚集的藏污納垢之地,如今成功改造成藝術家進駐的工作室。但廖震平無意獵奇或煽情,他呈現出以視覺考量為主的冷靜手法,讓富含城市傷疤的黃金町在他筆下被白色的雨傘與標線搶了戲。正因為這種保持距離的手法,反而欲蓋彌彰的揭露出城市內鍵的記憶,就像他那些莫蘭迪(Giorgio Morandi)式的靜物,如此乾淨且安靜地散發著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底蘊。

照片拍攝:陳俊佳Chen Chun-Chia






林彥瑋

1987年生於台灣屏東,2012年畢業於國立新竹教育大學藝術教育與創作碩士班,現居住與工作於台灣新竹。展覽經歷涵括澳洲、中國等地。

林彥瑋的作品乍看之下並非風景,但他的主題確實與城市風景息息相關。他經常揹著相機走遍全台灣,目的是遍訪公園、校園、遊樂場或風景區中,那些作為景觀或遊樂設施的動物雕塑。正如他所宣稱,這種「地誌式的公共美學探索」,一方面是童年記憶的回訪與復甦,另一方面則是城市裡某種「邊際風景」的踏查。這些「公共雕塑」不但日漸斑駁,還總是帶著一些粗俗、古怪、荒誕又令人失笑的特質。林彥瑋透過攝影的機具語言,聚焦在動物們的表情,特別是眼神之上,以至於引發了某種專屬於台灣城市景觀的「詭態美學」(grotesque)。

如此的美學充分展現在本次展出的兩個近作系列《再見》與《就是喜歡你這樣》:前者畫的是翻新前的新竹動物園以及古奇峰育樂園櫥窗中歷史悠久的動物標本。而《就是喜歡你這樣》系列則包括了花蓮美崙山公園裡的一隻斷耳的袋鼠,以及附近涼亭屋脊上佇立的一隻雀鳥,分別以寓言的方式道出城市的過往,以及可能即將面臨汰擇的命運。林彥瑋近來將踏查的範圍擴及街坊廟宇的裝飾品、商店前祈福的吉祥物,以及旅遊景點吸引遊客打卡的地標性物件等等,提供給觀眾一種城市空間的殊異特寫。


 




高冠羣

1993年生於台灣台北,2018年畢業於國立清華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藝術創作碩士班,現居住與工作於台灣新竹。展覽經歷涵括日本等地。

高冠羣致力於特寫城市中的盆栽,並利用比例調換的原則,將植物的意象與後工業城市的人造風景揉和在一起。巨大的多肉植物化身為小星球、草原、山脈或山崖,乘載著微型電線桿、交通標誌、施工號誌、圍籬、工廠、煙囪等等城市開發的記號,讓觀眾猶如置身小人國。人工與自然孰輕孰重的提問,在宏觀與微觀的視角辯證之下變的矛盾而有趣;而人與自然孰為主體的問題,則更因為藝術家安排的「上帝視角」,有如孫悟空翻不出如來佛掌心般的彰顯了「絕對主體」的存在。高冠羣充滿異想的「新樂園」中也充滿了隱喻,他對多肉植物的選擇並非偶然:這種足以克服極端乾燥氣候,並在嚴苛的自然環境中衍生出一套生存之道的植物,卻在你我的城市中因為疏於照顧而枯萎,或是頻繁的澆水而潰爛。

高冠羣的另一個系列《Land撕cape》則關注城市中被鐵皮圍欄圈起來零碎綠地。這種作為台灣都會特殊景觀的「綠地」,當然也都隨時會因為被開發而消逝。他將這樣的景觀畫在纖維水泥板上,並敲破其邊緣以形成不規則的破裂痕跡,但同時也暴露了基底的物質性。如此一來,繪畫原本只是風景的再現,卻因為水泥板的原因,似乎具備了建築的性質,變成構築水泥城市的牆,使他的畫作猶疑於真實的風景和風景的再現之間。


 




蔡孟閶

1984年生於台灣高雄,2018年畢業於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美術系研究所創作組,現居住與工作於台灣嘉義。展覽經歷涵括日本、中國等地。

定居於嘉義的蔡孟閶,專注於即將消失的都會鐵道。醞釀了兩年,並於2021年正式進行的《都會沒有鐵路》系列,描繪因車站立體化工程而改變的台灣鐵路景致,以及鐵路沿線的生活樣態。乍看之下,他的畫作構圖相當嚴苛:永遠強調垂直線、水平線與四平八穩的正面性。永遠橫幅、永遠自訂畫作的尺寸,而且相當固定。而畫作中的窗、門、紙片、隔間、樓板痕跡,就像畫中畫一般,同語反覆著都會建設的框架。

不過,在如此嚴苛的風景背後,蔡孟閶想表達的其實是他的傷感。從高中即離開家鄉至嘉義求學的他,對火車的情感不可避免地與「家」的想像連結在一起。鐵道的消失不但是「地方感」的消失,也是「幸福感」的消失。於是他彷彿與時間賽跑一樣,紀錄下那些能讓他感到熟悉與安心的地方:嘉義火車站與附近日治時期即形成的聚落「小澎湖」、拆遷與東移的台南鐵路、嘉義鐵道藝術村、由當年鐵路沿線的木材工廠改建而成,但如今也已走入歷史的「全買大賣場」等等。不過,鐵道系列其實沒畫出多少鐵道,在風景與繪畫的轉換中,留下的只有時間的隱喻。藝術家透過攝影與繪畫的協作,成功的將時間凍結在空氣與光線的冷凝與一絲不苟中,營造了一種無時間(timeless)的感覺。


 




策展人/陳貺怡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學士,巴黎第十大學藝術史與考古學系學士、碩士、當代藝術史博士,現為藝術史學者、策展人、藝評家,並任國立臺灣藝術大學美術系所暨當代視覺文化博士班專任教授、美術學院院長。現亦為法國跨領域研究群組Intru成員。

過去經驗包括國立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法國布爾日藝術學院(Ecole des Beaux-arts de Bourges)交換教授、法國圖爾大學(Université François‐Rabelais de Tours)藝術史學系訪問學者,並曾擔任國立歷史博物館米勒、梵谷、畢卡索、米羅、莫內,台北市立美術館高更、莫內,故宮博物院普希金美術館收藏展等國際大展策展/學術顧問。曾策劃「農情楓丹白露-米勒、柯洛與巴比松畫派」、「藝術家的書-從馬諦斯到當代藝術」、「巴爾札克-他方的觀點」、「時空迴路:臺灣-東南亞當代藝術交流展」、「邱亞才回顧展」、「歷史當代」等展。

評審經歷包括任國立故宮博物院、國立歷史博物館、台北市立美術館、國父紀念館、中正紀念文化中心等各大館所,以及臺灣畫廊協會審議委員,廣達文教基金會顧問,法國版畫三年展推薦委員,此外亦有國家文藝獎、高雄獎、台新獎、中山青年藝術獎、聯邦新人獎、鴻梅新人獎等國內外各大獎項評審委員。藝術史與藝術批評相關出版與論述散見於各專書、期刊雜誌與展覽專輯。

展品照片

  • 廖震平│雪地裡的紅線│油彩、水性樹脂顏料、麻布│91x 65.2 cm│2016

  • 廖震平│有白色直條紋的庭院│油彩、麻布│130.3 x 162 cm│2021

  • 一樓展場廖震平作品

  • 林彥瑋│公園的鴿子│油彩、畫布│30 x 30 cm│2020

  • 二樓展場林彥瑋作品

  • 林彥瑋│玩物參照24│油彩、畫布│24 x 35 cm│2021

  • 高冠羣│Land撕cape-II│油彩、纖維水泥板│240 x 100 cm│2017

  • 高冠羣│新樂園系列-草原上│油彩、畫布│72.5 x 91 cm│2017

  • 二樓展場高冠羣作品

  • 蔡孟閶│都會沒有鐵路-7:青年路│油彩、畫布│72.5 x 116.5 cm│2021

  • 蔡孟閶│都會沒有鐵路-9:全買│油彩、畫布│60 x 145.5 cm│2021

  • 三樓展場蔡孟閶作品

  • 一樓展場

  • 二樓展場

  • 三樓展場

  • 廖震平│雪地裡的紅線│油彩、水性樹脂顏料、麻布│91x 65.2 cm│2016
  • 廖震平│有白色直條紋的庭院│油彩、麻布│130.3 x 162 cm│2021
  • 一樓展場廖震平作品
  • 林彥瑋│公園的鴿子│油彩、畫布│30 x 30 cm│2020
  • 二樓展場林彥瑋作品
  • 林彥瑋│玩物參照24│油彩、畫布│24 x 35 cm│2021
  • 高冠羣│Land撕cape-II│油彩、纖維水泥板│240 x 100 cm│2017
  • 高冠羣│新樂園系列-草原上│油彩、畫布│72.5 x 91 cm│2017
  • 二樓展場高冠羣作品
  • 蔡孟閶│都會沒有鐵路-7:青年路│油彩、畫布│72.5 x 116.5 cm│2021
  • 蔡孟閶│都會沒有鐵路-9:全買│油彩、畫布│60 x 145.5 cm│2021
  • 三樓展場蔡孟閶作品
  • 一樓展場
  • 二樓展場
  • 三樓展場

影片欣賞

相關活動

出版

Top